?融媒體記者 李 蓉
小時候的李逸涵愛琢磨,把自己的玩具飛機、玩具汽車拆了裝、裝了拆。長大后,他成了淮安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名電氣工程師,與各種機電設備打交道,需要經常對機器拆拆裝裝,兒時的興趣變成一生的事業。
2011年,李逸涵進入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學習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李逸涵非常認真,也愛鉆研。他常說,遇到一位好老師是學生一生的幸運,他至今還記得班主任趙成榮老師的教導——“認真鉆研,能當第一就不要當第二”。
李逸涵提到一件小事,雖然微不足道,卻切實踐行了老師的教導。
“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而發生轉動。這個概念我會背,但不理解。”李逸涵日夜琢磨,直到他親手拆了一臺電動機,才茅塞頓開,那一刻他感覺自己真正學會了電動機工作原理。有了這種刻苦鉆研的勁頭,李逸涵在校期間成績優異,并獲得電工工種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多次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和省級、市級優秀學生干部。他還參加了第四屆淮安大學生科技創業大賽并獲優秀獎。
干一行、精一行。李逸涵說:“哪怕慢一點、累一點,也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做精。”
公司生產線上的變頻器系統散熱器壞了,主機很容易被燒壞。因為這個問題,生產線經常發生故障而停產。李逸涵帶著部門團隊加班加點,花了一個月時間,把變頻器所有的線路都摸排一遍。一臺變頻器有60多個繼電器、上百條線路,他們在圖紙上畫出全部線路,修改了變頻器控制回路和接線方式,實現了穩定生產不停機。
李逸涵表示,現代科技不斷進步,要求工程師不停更新知識,不斷充實自己。在工作之余,他堅持看書學習,遇到問題虛心向專業人士求教,經常回母校看望并請教老師,將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不斷在業務上創新突破。2019年,李逸涵獲評“淮安市企業青年匠星”,他參與建設的“環保表面活性劑聚醚胺智能生產車間”被評為2023年一季度淮安市市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